
淄博市桓台县:“美德信用+网格治理”共筑和谐楼里
近年来,桓台县创新推行“党建引领 一网三联”工作机制,通过干部联村组、党员联农户、积分联奖惩的“三联”体系,构建起乡村治理新格局。楼里村积极响应政策号召,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植入美德信用积分体系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美德信用+网格治理”新模式。该模式实施以来,村庄实现从散到聚、从弱到强、从乱到治的巨大转变,村集体经济和村风村貌跨步跃升,先后荣获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“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”等称号,各项工作位居全市前列,成为乡村治理的标杆典范。
一、织密美德信用评价网,释放基层治理新动能
楼里村以“一网三联”机制为架构,按照“地域相连、居住相邻、户数相近”的原则,将全村科学划分为5个网格,每个网格覆盖约75户村民,由村“两委”成员担任网格长。在此基础上,楼里村引入“美德信用”评价体系,根据县里出台的《桓台县农村居民信用信息指标》,结合本村实际,制定了《农村居民美德信用信息指标》试行办法,对党员、村民进行分类考核,明确涵盖了村民遵守村规民约、践行社会公德、为村集体作出贡献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等9个方面200余项指标,并将这些指标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。每项指标都对应具体分值,守信加分,失信减分,让美德信用积分成为网格管理的重要抓手,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。
二、动态积分连带管理,凝聚集体奋进力量
楼里村建立起完善的积分动态管理机制,将村民美德信用积分得分情况按照“一月一公示、一季一评比、一年一评优”的方式进行排名。每季度,依据网格平均分评选3名红旗网格,为第一名红旗网格内在平均分以上的村民每人加3分,第二、三名平均分以上的加2分,对未评上红旗网格但在平均分以上的加1分,平均分以下的则不加分。这一机制有效激发了村民的荣誉感和积极性,重点工作的完成质效显著提升。以私搭乱建排查工作为例,只要在网格内发现一处私搭乱建的情况,该网格就不得评为红旗网格。一人失分,全网格受影响,提高了积分的“话语权”,让村民的集体意识显著增强,形成了“一人守信、全网光荣”的良好氛围。通过这种精细化治理模式,村集体用工连续三年实现“零支出”,全村A+级信用个人超过93%,矛盾纠纷也更易化解,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攀升。
三、“信易+”场景赋能,激活治理发展良性循环
楼里村创新打造380平方米的信用超市,构建起“信易+”惠民应用场景。村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、村级事务等方式积累的信用积分,可按照“1分=5元钱”的标准,兑换成超市购物劵,用于采购生活用品。截至目前,参与合作社运转、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的村民超过1.7万人,信用积分兑换总价值突破20万元。信用积分切实转化为村民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惠,激发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,让志愿服务由原来的没人干,到现在排着队抢着干,村风民风持续向好,形成了“守信受益,共建共享”的良性循环。如今,楼里信用超市已发展成为辐射周边多个村庄的便民购物中心,年服务超2万人次,年营业额突破300万元,成为拉动村集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楼里村创新构建“美德信用+网格治理”模式,以美德信用积分为纽带,推动“信用变现”,实现了基层治理与经济发展的互促共进。依托美德信用积分这一有力抓手,村民参与村务积极性显著提升,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和谐,文明乡风蔚然成风,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;同时,产业收益反哺信用建设,仅需从村级集体收益中提取小部分,即可保障信用体系常态长效运行,真正形成了“信用促发展、发展强信用”的闭环生态。